以下是道路交通信號燈的保養標準及關鍵維護要點,綜合現行技術規范和實踐要求:
一、基礎維護周期
日常巡檢?
每月至少1次全面檢查,重點檢測信號燈亮度(需≥400cd/㎡)、控制系統及線路完整性?
南方多雨地區需增加清潔頻次(1-6月每月1次,7-12月每月2次)?
深度維護?
每6個月進行功能檢測,包括信號切換時間、備用電源測試及防護等級驗證(IPX3防水/IP5X防塵)?
工業級設備(如360°旋轉模板機)需每季度檢查傳動部件潤滑狀態?
二、關鍵維護項目
光源維護?
LED信號燈壽命約5-6年(理論值10年),需定期檢測發光強度衰減情況?
傳統光源(白熾燈/鹵素燈)需每年更換3-4次燈泡?
智能系統維護?
倒計時顯示器按需維護(非國標強制要求),故障時需更換?
區域控制器、終端控制器等數字化組件每半年進行軟件升級?
三、特殊場景處理
故障應急?
建立24小時響應機制,故障修復時間≤4小時(重要路口≤2小時)?
臨時采用移動信號燈替代時,需確保亮度≥200cd/㎡?
極端環境應對?
高寒地區需檢查加熱除霜功能(工作溫度-40℃~70℃)?
沿海地區需加強鹽霧腐蝕防護,接頭處涂抹防腐油脂?
四、驗收標準
清潔后需達到“目測無污漬、擦拭無積垢、燈具見本色”三重標準?
維護記錄需包含GPS軌跡、清洗影像等電子證據,保存期≥3個月?